心裡面的疙瘩:不能好好當朋友的四個主因
一個朋友前幾天跟我一起在大雨中吃麵疙瘩時跟我坦承這些疙瘩。她擔心,四年都過去了,這樣的關係是否還符合自己的期待?如果你跟她一樣擔心這些疙瘩,Busboom的研究也大方送你四個「不能再當朋友」的因素:
(1)家人朋友是否支持(Friend’s / Family’s support, r = .36, .32)
關於朋友和家人。過去我們曾經多次提到一件事情是--戀愛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談,還跟你身邊的朋友有關(Broemer & Diehl, 2003; Etcheverry & Le, 2005)--分手之後的關係也是。
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會說:「像他這種爛人你竟然還想繼續和他當朋友!」、「他可以繼續去欺騙別的傻女人,但我不許他在糾纏我最好的姊妹」、「乖女兒,還有很多人際關係值得你去經營,不要光是想著他……」。如果他們不支持你們繼續連絡,那麼這場戲也很難獨自唱下去(Zhang & Kline, 2009)。
(2)相處時是否常常發生衝突(Conflict, r = .17)
一般來說,沒有人會喜歡跟一個天天吵架的人在一起,不論是朋友還是男女朋友。弔詭地是,雖然有些人認為爭執是導致關係破裂的主因,但是我們忽略了有時候爭執反而是成長的開始(Hira & Overall, 2011)。所以在後續的綜合迴歸分析中,此因素的負面效果並不明顯(β= .05)。
(3)是否有新的伴侶(New romantic relationship, r = .27)
研究發現,如果你有了新的伴侶,比較難跟對方繼續當朋友。奇怪了,不是雙方都有了新的男女朋友之後,內心的疙瘩比較少,所以比較能繼續當朋友嗎?這個問題需要從三方面來回答:
I.需求不再匱乏。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想被呵護的部分已經被現任情人填滿了,那為什麼還需要他呢?除非他能填補你現任伴侶無法做到的部分,比方說,前男友像李大仁一樣,是一個能「聊一聊」的好朋友,但是你的男朋友卻不行。只是這種故事這結局……嗯,言盡於此。
II.那你有沒有問過我。或許,你可以很釋懷地跟對方繼續當朋友,但是有兩個人可能沒辦法,一個是你的舊情人,一個是你的現任情人。多年前Rubin(1973)曾經討論喜歡與愛的差別,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獨佔性」。換個角度想想,今天你的另一半說要和他的前度去吃飯,並且跟你說他們只是朋友,你心裡會一點醋味都沒有嗎?如果今天你約好和前女友一起去看展覽,不料她男朋友卻一起出現,那麼你還能「自在地」跟他走在一起嗎?還是剛見面就在心裡面發出孟克的吶喊?
III.雙方有伴還是單方有伴。或許我們解析問題的方式錯了,Busboom只詢問受試者「你現在有沒有男女朋友」,並沒有問他們前男/女友的感情狀態。或許正如我們假設的,單方有伴讓關係更困難,但雙方有伴說不定還可以Double Dating,甚至重新把四人的關係定位在新的里程碑(比方他新女友的大姨媽和你新男友的三叔公曾經是高中時期互相暗戀的學長學妹之類的),我也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類似的例子,可是我們還需要多一點研究來支持這樣的說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甩掉對方之後罪惡感纏身,他找到了新幸福之後,你內心的罪惡感會有些許下降,這可能有助於拉近兩人間的關係(Baumeister, Stillwell, & Heatherton, 1995; Baumeister, Wotman, & Stillwell, 199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方有伴」是一種可能的阻礙,但是後來Villella & Ryan (2010)的研究卻發現,對方是不是有男女朋友,並不會明顯影響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提分手者總是疙瘩比較少,也比較滿意這段PDR、心理適應與調整也較為良好。附帶一提,他們發現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女性一般來說總是在分手後經歷比較多負面情緒,卻也是調整(adjustment)比較多的那一個。
(4)分手的時候,採用逃避或忽略的方式(Neglect, r = .17)
多年前Rusbult & Zembrodt (1983)就指出,情侶間面對衝突有很多種方式,積極正面溝通雖然不一定帶來好結果,但忽略逃避不但有損關係、讓彼此相互討厭、還可能讓雙方連朋友都當不成。
Panayiotou (2005)在美麗的塞浦路斯島做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或迴避戰術( avoidant tactics)只會降低彼此的依賴、讓他不再愛你、或是開始覺得其他人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避不見面斷得最乾淨。Panayiotou也發現,很少有其他的衝突處理方式,可以和逃避或忽略的方式匹敵--如此強烈地摧毀愛,並且讓對方依附上別的對象。
乾淨分手的三個階段
麵疙瘩快吃完的時候,她談到他最近讀了鄧惠文的書「非常關係」,才突然頓悟一直以來他都順著鄧心理師的建議走:
三個月內安撫且不要責怪彼此,六個月內逐漸減少接觸,六個月後如果對方比較能放寬心,可以偶爾聯繫,如果一年內對方還無法釋懷,最好是拉長冷淡的時間(鄧惠文, 2011, p139-140)<1>。
分手之後究竟要間隔多久才適合聯絡?一週打一次電話會太多嗎?如果是兩通呢?我還可以繼續寫信給她嗎?我該繼續買東西送他嗎?朋友不是也會做這些事情?我這樣做應該不過分吧?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無法提供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牽涉到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了,可能和你是男生女生、你們的互動方式、分手的狀態、是誰提分手等等有關(Villella & Ryan, 2010)。可是如果你還在問自己這些問題,至少表示你對他的感情還太濃太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調淡一些。
她說到這裡,數度哽咽,麵攤的老闆娘還以為我跟他吵架了冏。幸好,我最近學會擺出淡定的表情(ˊ_>ˋ),只可惜麵攤沒賣紅茶。
終止還是中止:怎樣才能繼續當朋友?
過去的關係研究者總是認為,一段關係發展的最後階段就是「終止」(terminate)這段關係(e.g., Duck, 1986; Knapp, 1983),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這個終止可能只是「中止」,也就是說,可能會讓兩個人的關係以另一種姿態重新開始(Busboom, et al., 2002)。可是,Busboom 並沒有交代「如何」讓兩個人的關係,只是「中止」,而不是終止。
值得慶幸的是在十年後的今天,Bullock, Hackathorn, Clark, & Mattingly (2011)重新做了和Busboom一樣的實驗,讓這個問題出現了一線曙光。他們調查了131位友分手經驗的大學生,發現在一起的時候越開心滿意的人,越可能在分手後還是朋友,而那些曾經的歡樂與滿足,可能會促使他們更願意去經營、去努力、去維繫分手後的友情,進一步讓分手後的關係更為美好。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只是感覺消逝了,但是當年相愛時的回憶仍然能量滿滿,也不是因為一些可怕的因素分手,那麼當時的甜蜜在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成為友誼的養料。而且,你們也可以透過分手後的努力,重建朋友關係。
恭喜施主賀喜施主,會這樣問表示你有用心看前面的文章(拭淚),只是可能因為太感動了濡濕了眼眶沒有看清楚。Bullock等人的重點並不是擺在「努力」,而是在於「你們」。就像我常常喜歡說的:不論是什麼關係,不可能「一個人」付出100%的努力就可以挽回任何東西或讓愛延續。因為人際關係本來就是雙向的(Oriña, Collins, Simpson, Salvatore, & Kim, 2011)。
如果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你一個人癡心絕對地想退回當朋友,
如果從分手到今天都是妳自己在調整步伐希望能走回從前,
如果離開那段感情後只有你在想著該怎樣才可以重建關係,
如果她從來都不願意、不考慮、不想要繼續任何形式的關係,你又何苦緊緊相逼?
如果退出是她獨自療傷的方式,你又何必讓雙方重新站在容易受傷的位置?
維繫關係的策略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一個人一頭熱地做,效果往往比一半還少。
或許,真正的事實是:只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感情應放置的新地方、新對象,所以你會用對方無法接受的頻率,持續跟對方聯繫。沒有伴侶的一方,總是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在這段分手後的「友誼」上面(Villella & Ryan, 2010)。
不同濃度的牛奶旅行
談了這麼多,簡單摘要一下這篇文章想要說明的事情有三件:
(1)大約有60%的人可以繼續和舊情人當朋友,或再續前緣。
(2)有許多因素影響我們是否能和對方繼續當朋友
(3)「雙方」都努力維繫與經營關係才能讓關係繼續。
正所謂一個銅板敲不響,兩個銅板小叮噹。好事總多磨,過去彼此背負的故事輕重、交往時的快樂多寡、分手時採取的方式、分手後朋友家人的支持、甚至對方現在的情感狀態,都是這段關係能否維繫的一環。不論是Busboom 等人(2002)或Bullock等人(2011)的研究都指出,或許我們該在乎的並不是「能不能」繼續當朋友,而是這個「朋友」,是否和我們所想像的相同?
兩人相處品質好嗎?跟對方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不自在嗎?
沒有任何關係能退回任何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認識自己、調整關係,一段時間過後,對方或許會發現他原先喜歡你的那部分並沒有改變,他不喜歡的部分也可能依舊存在,但是因為兩人都在這段時光裡面有所成長和體會,於是逐漸能以朋友的姿態接受這些好與壞。
成為朋友,最大的改變是我們對彼此的要求減少了,用偶爾的提醒取代時時的關心,以三五成群代替雙雙對對,能聆聽對方的心事但不再聊到天亮、會參考對方的想法但不再奉為圭臬,這些角色的調整都需要時間,去習慣、去接受、去細細品嘗,在單身之後如何彼此陪伴。如果這些不是你所期待的,那很可能你要的不只是朋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朋友傳給我的這封超長APP,語氣中雖然帶著許多不捨,但似乎已經看見自己更多隱藏的盲點,接受更多當初無法接受的心結。
對於分手後的關係,我們都很清楚需要時間。可是關鍵並不是時間本身,而是在這段時間裡面,我們究竟產生了什麼改變。如果無法調整彼此的期待,延續關係只是一種持續的傷害。
最後,我想用牛奶的比喻來說明分手之後我們該如何自處。
我們可以想像關係中的兩個人是兩杯牛奶,會走到分手,想必是愛的濃度有所不同了,一個人愛得多,另一個愛得少。愛得多的濃牛奶,持續分手前的行為,想把自己滿溢的愛倒過去另一杯,卻不問對方是否承受得住,所以淡牛奶只好跑得遠遠的,因為他不再習慣對方所給予的,雖然他曾經是那麼的享受;濃牛奶很傷心,他甚至不懂為什麼自己愛對方這麼多,還要遭受如此的待遇。
但是生命還是要走下去。一段時間過後,兩杯牛奶各自遇見了其他的飲料、到過了不同的地方、看見不同的風景、呼吸了不同的空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濃度。直到某一天,兩杯牛奶偶然重逢,經過這段旅行,濃牛奶已經沾染酪梨氣息而呈現淡黃色,淡牛奶也透露出草莓香氣和淡粉紅的色澤,但是他們仍舊認得彼此,因為玻璃的背後,還有一些未曾改變的部分。只是這次,沒有人再緊追不捨,也沒有人再逃之夭夭,因為兩杯牛奶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
所以他們選擇一前一後地走著,有時候是酪梨牛奶走在前面,有時候是草莓牛奶領先,但不論如何,他們都很有默契地在彼此的步伐多留一點空間,讓其他的飲料也能接近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甚至與他們一起旅行。可是無論如何走走停停,他們都會在彼此的視線裡面留下一個特殊的位置給彼此。
感情結束的時候,我們總是緬懷過去添加懊悔,望向未來自嘆美好不再。但我們忘記了,如果過去和未來的「我們」都不可期待,至少還有現在,還有「我自己」值得去好好去愛。
在結束晤談之前,她擦了擦眼淚微笑著說:「曾經以為失去他是失去全世界,後來才發現我心目中真實的那個世界,是從失去他之後,才逐漸明朗起來的。」
如果他口中曾經的永遠,如今已無法實現,何不站在這個句點上採取新的觀點,瞇起眼睛,讓永遠隨風變成一種遙遠。
P.S.如果還是很難過,也可以聽聽我一位可愛朋友唱的這首歌[Ellen小手拉大手]。我每次聽,每次都變得開心一點點。重要的是,我發現跟著這首歌一邊細數過去的時候,那些甜美的曾經,依舊甜美,並不會因為分手、因為我們的關係消逝而變質。
然後變得可以由衷地感謝,他用生命帶給你的幸福滋味。
(本文由泛科學 – 海苔熊合作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註解
<1> 這個分段方式不是瞎掰來的,是因為大多數的分手急性情緒症狀都在三到六個月(劉惠琴, 1995),如果在這段時間內繼續勾勾迪(台),可能會讓彼此產生疑惑:究竟他是想跟我分開,或是仍然在乎我?。
<2> 如果你有仔細讀的話,可能會發現後面Busboom等人(2002)的研究不完全支持這個結果。Busboom指出,或許某些分手的方式與PDR的滿意度無關(例如雙方仔細討論後正式分開,Exit),有些則具傷害性(如忽略,Neglect)。當然也可能是所問的問題不夠敏感。
<3> 感謝幾位朋友慷慨分享全篇故事,為行文故經些許改寫。
<4> 所有實驗數據結果,均僅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推薦
單身三年的好友交到男朋友了!理由竟然是...?
分享文章
※日本・台灣・韓國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