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1 view 情侶

小三心理學:為何我們劈腿、介入卻又糾結?

1

「或許因為我自己也是小三扶正吧?從開始交往起,沒有一天不擔心他劈腿。別人都說,搶來的總有一天會被搶走。果不其然,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分分合合,他偶爾偷吃,我時常心軟。只要每當他對我好,我就無法思考。我只好說服自己,我是他『必須的愛情』,而他身邊其他的『超級好朋友』,只是『偶然遭遇的愛』,玩玩而已[1]。」那年期中考週,我們坐在淺水灣的lounge bar,靜靜的等雨停。卻忘了台北,是一個雨下得過分多的城市。

「但你別忘了,沙特與西蒙波娃的『協議式關係』當年其實是悲劇收場。一再的背叛與重複的承諾,其實就等於沒有承諾。」我說,她反覆撥弄著手指,不安從指間流竄出來。

我寫過很多篇有關背叛或劈腿的文章,但這麼多年來,有兩個問題還是非常費解:

・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劈腿性格」?人家說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是真的嗎?如果當初是小三扶正,對方會不會比別人更容易再劈?

・為什麼會有「自願性小三」?為什麼明明有些人知道對方已經有伴侶,還要介入這段關係?

20130520144514_32645

難以定義的第三者

「或許就像我朋友說的吧,第三者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勇氣和愛。」

她說,攪拌了一下杯裡的whisky on the rock。

關於外遇和不忠(Infidelity)的研究不少,但是以第三者為中心的研究卻相對少。一般來說,外遇的主因不外乎兩個[2]:

・不滿當前的關係,但又因種種原因無法或不願意離去當前伴侶

・有更好、更吸引自己的對象,但仍有種種原因無法或不願意離去當前伴侶

只是,光是「第三者」這個詞就不好定義了。例如,男友和他的「哥兒們」頻繁傳訊息算嗎?和「超級好朋友」單獨吃飯算嗎?包包裡面有「同事」的手錶算嗎?甚至是「可以攤在陽光下」的關係(例如古希臘或中國古代的「偏房」或「妾」),是否都算是某種程度的第三者[3]?

Brent Mattingly的研究發現,我們對於第三者或出軌的定義其實相當模糊,存在許多「灰色地帶」(The gray area)。逛街吃飯、電影散步都是朋友會一起做的事情。不過如果是「刻意不跟伴侶說」,那就表示「你可能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錯的」[4],或是「反正說了也會吵架,不如不要說」[56]。

雖然難定義,但並非不可能。歷史學家Elizabeth Abbott回顧了從古至今著名70位情婦的生命風塵血淚史,暫且採用一個比較溫和的定義:一個(無論是自願或受到壓迫)和有婚姻關係的男子,擁有相對長期性關係的女性。

看樣子,「性」似乎是小三不可或缺的門票。Brent Mattingly也承認,雖然有在灰色地帶,但「灌籃式劈腿」(slam-dunk cheating,有直接的性交)就讓劈腿者百口莫辯了。不小心滑進摩鐵,蓋棉被純聊天,怎麼想案情都不單純。

20121130155847_70306

真的有劈腿性格嗎?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張「劈腿」可能是一種習性[7]。就像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的小三,就不只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而已,還有白宮女實習生Mimi Alford、黑手黨的Judith Campbell等等。瑪麗蓮夢露只是代號「格林小姐」(Miss Green)的情婦之一[1]。

劈腿是「慣性」的嗎?國內學者抽樣556位台北地區的學生發現,下面幾種人較能接受外遇的行為[8]:

・男性(相較於女性)

・有婚前性行為經驗

・有同居經驗

・戀愛次數較多

・父母婚姻衝突較高

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會想戰男女。其實,雖然「較能接受外遇」者也比較容易劈腿,但並不表示「能接受外遇者一定會劈腿」(如果你已經頭昏了,請參看:相關不等於因果)。

整體來說,在蘇巧因全台調查的749位大學生當中,有45%的人有劈腿經驗,男生並沒有比較容易劈腿。真的要說的話,其中曾劈過的人(比沒劈過的人)在愛情風格上

・較為悲觀保留,不敢在愛裡投入太多

・手段游移,不排斥一次和一個以上的人交往

・較重視肉體感官的感受

・在感情中較少投入,承諾也較少

雖然我們可能還無法完全確定是否有劈腿性格,但如果他在這段關係當中以性為主、投入較少、抗拒長遠的承諾與親近,那麼他慣性劈腿的機率或許就高了一些。

此外,逃離親密也是一個不錯的指標。事實上,DeWall等人透過8個系列研究發現[9],逃避依戀的人比較容易被小三吸引,也比較容易劈腿<1>。

為什麼要當「蓄意小三」?

多年前有人問Helen Fisher:「你覺得男生比較容易劈腿或對戀情不忠嗎?」

Fisher回答:「那你覺得那些男生都跟誰外遇了?」<2>

正所謂一個銅板敲不響,兩個銅板小叮噹。關係的建立需要兩個人以上,只有慣性劈腿者一個人絕不可能DIY。可是,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段愛有許多糾結,就知道自己是小三,為什麼還要奮不顧身,跳入火坑?

大陸學者曾對襄樊職業技術學795名大學生進行調查,他們想知道什麼樣情況下(例如家庭貧困、工作關係、被脅迫等等),我們會「甘願」當小三[10]?

結果發現「相見恨晚」是第一名的原因,73.2%的男生與50.6%的女生會因此而當小三,或許曾經錯過,如今再難也要好好愛過;而「對方有錢」以非常大的差距屈居第二<3>。

110424215951z11Y

不算擁有,又不甘失去

「當你真正愛過,痛過,躲過,才會知道那種不安、不甘心與不確定,並不是簡單的『相見恨晚』就可以帶過的。小時候爸媽吵架,我一個人離家出走在警察局過夜、回到家之後也沒人問我吃了沒,東西都用哥哥姐姐剩下的。後來終於遇到一個願意疼我的大哥,他會記得我的生日、經期還有喜歡吃的東西。真的對我很好、很體貼,是他讓我知道,原來即使是我,還是有人願意疼,願意安慰。雖然我從來,也沒跟他過過一次情人節、聖誕節或跨年,因為那是他和『那個人』的日子。而我,永遠都只能躲起來,永遠都不會被提到,而他只是用時間,來消磨和拖延……充其量,我只是一個『不算擁有的人』吧?結果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不同段的關係裡,當小三……」

她說,膝蓋上已經分不清是雨水還是眼淚。

那些「不算擁有」的人,或許只有真正委屈過的,才會懂。我突然想起瑪麗蓮夢露說的一段話:

「我只是個在大世界中的小女孩,試圖找個人愛。」

(I am just a small girl in a big world trying to find someone to love)<4>。

她從小貧困、母親精神疾病纏身、被瞧不起被冷落,好不容易成名,卻又在一個又一個男人之間,傷透了心。到頭來,她的飄泊並沒有讓她真正得到愛,而是變成另一個,抗拒愛的人。就像她說的「有智慧的女孩會親吻,但不讓自己陷入戀愛;她們會傾聽,卻不去相信;並在被拋棄之前,先行動身離去。」“A wise girl kisses but doesn’t love, listens but doesn’t believe, and leaves before she is left.” <4>

為什麼這條路這麼不容易,還要一腳踩進去?為什麼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對方的唯一,還願意給這段關係一次嘗試?國內學者卜怡凌曾對三位18至35歲成年女性進行深度訪談[11],歸結出第三者的心路歷程:

「這樣做,對嗎?」:與對方相處的心理經驗。例如致命吸引,情感陷入,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太好,但是還是無法抗拒等等。

「他真的在乎過我嗎?」:面臨一些內在的掙扎與衝突。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如果沒有他我可以過得好嗎?我到底是他的誰?我該離開或放棄他嗎?各種情感或身邊的壓力累積,面臨自我概念的動搖、腳色的不安等等。只是這些不安與痛苦,也可能在對方的一句安撫或擁抱之後。就暫時「飲鴆止渴」了。

「或許我們只是各取所需」:產生一些「自我覺察」。認清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重新找回自我、從這段關係中學習到一些,也成長了一些。

或許,第三者是活在「三不」當中的人:不算擁有、不甘失去、又不安於現在的角色與關係,而這當中「不確定感」(relational uncertainty)[12-14]是一切的核心——不確定對方是否可以長久和自己走下去、不確定他是否仍然愛自己、不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被呵護,這些對他、對自己與對關係的不確定感,都在心中埋下了焦慮與恐懼失去的針,但是越是恐懼失去,就越難放手。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明知道兩人總有一天有盡頭,卻仍然懷抱一絲絲希望。

在時間裡與自己和解

「可能我還不懂得好好愛自己吧。」她在最後默默地說,搓著手抬頭看著前方。好吧,她果然「頓悟」了這個,每一本愛情暢銷書都會談到的結論[15]。

「也可能你只是害怕失去。」我說,一樣是說跟沒說都一樣的答案。畢竟,誰不害怕失去呢?

「更有可能,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和空間。或許隔了一些時間,把距離拉開,很多事情都可以變得清楚一點。那些放不下與糾結,在經過時空的洗禮後,並沒有那麼難,和自己和解。」我想起青鳥說的話,不論兩人走了多遠,最終我們還是需要時間,自己去接受這份關係的不安與殘缺。

雨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停了。

空氣中一股清新的青草味,在我們四周蔓延開來。月亮輕輕地勾著一些過往的不解,緩緩地蒸發出淡銀色的光。

20120116113803_YPeRH

 

附錄:小三急救包

講了這麼多,那如果自己是小三該怎麼辦?有扶正的可能嗎?他最近對我好冷淡,是不是我們的保存期限已經過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如果這段不確定的關係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可以尋求諮商的協助;但如果你還需要一點時間沈澱、尋找自己在關係中的定位,或許你可以試試上次的「焦點解決」[16]。

1.目標架構

・你希望你們兩個的關係,最好的樣子是什麼?

・這段時間你很混亂,很不安。如果要化解這個不安,你覺得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現在最困擾你的是什麼?

2.例外架構

・或許,後來這段時間他對你不再像一開始一樣熱情了。可是你們的關係剩下的已經不多了,如果失去了愛還能怎麼辦?想一下最近有沒有哪一次,他對你像是一開始熱戀的樣子?那時候他做了什麼?你做了什麼?

・他每次都用時間來拖延。要你給他一段時間,讓他好好跟對方分開,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又說同樣的話。他一直習慣逃避問題,但有沒有哪一次你跟他討論的時候他沒有逃開?那時你們說了什麼?他怎麼做的?

3.一小步與評分

・如果你想要的結果是10分,那麼現在是幾分?如果要增加1分或5分,你覺得現在可以做些什麼?什麼是你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決定離開,在離開他之前,你覺得你要先完成什麼?

・如果你決定還是維持現狀,你覺得可以做一些什麼,讓情況和過去有些不一樣?例如減少你不安和不甘的感受?

4.奇蹟問句

・如果你去廟裡求籤,神明顯靈解決了你的感情問題,你覺得籤詩上面寫了什麼?發生了哪些事情解決了你的困難(可自行依宗教信仰切換成禱告或其他儀式行為)?

・想像幾年後,你所擔心的事情都解決,而你剛好把這個過程用DV都錄下來了。你一邊看這段錄影,一邊回想這段時間的經歷,你覺得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本文由泛科學 – 海苔熊合作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註解

1. 想知道他是不是逃避依戀者?請參考《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

2. 海倫費雪解釋,我們為何戀愛、為何不忠

3. 該研究只有10%男生與23%女生選擇此原因,不過就歷史上的情婦來說,「男方的經濟」與「女方的肉體」經常是外遇的主因[13]。

4. 引自妞新聞:《Small girl, big world 瑪麗蓮夢露的10句名言》

5. picture credit:here,here,and here

延伸閱讀

  1. Abbott, E., 情婦史(下卷):從納粹德國、革命中的古巴,到六○年代情婦的故事(Mistresses: A History of the Other Woman. 2015, 台北: 時報出版.
  2. Tsapelas, I., H. Fisher, and A. Aron, Infidelity: when, where, why, in The Dark Side of Close Relationships II, W. Cupach and B. Spitzberg, Editors. 2010, Routledge: New York. p. 175-196.
  3. Abbott, E., 情婦史(上卷):從聖經、中國後宮、歐洲皇室,到殖民者情婦的故事(Mistresses: A History of the Other Woman. 2015, 台北: 時報出版.
  4. Wilson, K., et al., The gray area: exploring attitudes toward infide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ceptions of Dating Infidelity Scale. J Soc Psychol, 2011. 151(1): p. 63-86.
  5. Anderson, M., A. Kunkel, and M.R. Dennis, “Let’s (Not) Talk About That”: Bridging the Past Sexual Experiences Taboo to Build Healthy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1. 48(4): p. 381-391.
  6. Baxter, L.A. and W.W. Wilmot, 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5. 2(3): p. 253-269.
  7. 蘇巧因, 劈腿者之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2008.
  8. 簡致捷 and 柯澍馨, 臺北地區大學生外遇態度之研究. 學校行政, 2013.
  9. DeWall, C.N., et al.,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1(6): p. 1302-1316.
  10. 张勤国, 高职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第三者的看法调查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6B): p. 74-74.
  11. 卜怡凌, 愛情關係中成年女性成為第三者之心理經驗及相關心理層面之研究, in 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 暨南國際大學.
  12. Knobloch, L.K. and K.E. Carpenter-Theune, Topic avoidance in develop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 Associations with intimacy and relational uncertain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1(2): p. 173-205.
  13. Knobloch, L.K. and D.H. Solomon, Information seeking beyond initial interaction – Negotiating relational uncertainty within close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2. 28(2): p. 243-257.
  14. Knobloch, L.K. and D.H. Solomon, Intimacy and the magnitude and experience of episodic relational uncertainty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2. 9(4): p. 457-478.
  15. 林峻弘, 暢銷的愛戀, in 社會學研究所2013, 國立政治大學: 台北.
  16. 林烝增,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配偶外遇當事人之應用. 諮商與輔導, 2011.
推薦

單身三年的好友交到男朋友了!理由竟然是...?

分享文章
來自日本 全新愛情體驗
日本台灣NO.1交友APP
日本台灣NO.1交友APP
※截至2022年4月公司內部調查數據,2012年開始提供服務後的累計登錄數
※日本・台灣・韓國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