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場婚禮。不論在台灣還是德國,我是一個很喜歡參加婚禮的人,儘管一般來說各種大型的禮俗都讓我感到卻步,儘管我自己也因為各種理由選擇不辦婚禮,但總是不改我參加他人喜宴的好心情。
德國婚姻儀式
德國人的結婚儀式大概可以分為三部份,一是最重要、不可或缺的登記,這個部份通常在當地的戶政單位辦理,或者新人也可以邀請戶政人員到自己的婚宴場所主持登記儀式。
第二個部份則是教堂儀式;「在教堂裡結婚」大概很符合很多人對於歐洲國家的想像,而德國作為天主教國家(編註1),過去也確實很多人非常重視教堂儀式(例如我先生的外婆對於我們沒有辦理教堂儀式這件事至今始終耿耿於懷);然而教堂儀式並不能取代戶政單位的登記,也就是說,辦教堂婚禮之於,新人還是得跑一趟戶政事務所。
不過,不知道是因為我的朋友們恰好都(物以類聚)而沒有宗教信仰,還是宗教信仰在德國年輕世代生活中的地位也有所動搖,我來到德國至今,僅有一對朋友選擇在教堂舉辦婚儀。至於第三個部份,自然就是婚宴了。
這三個步驟,可以一次全搭(戶政登記+教堂+婚宴),也可以混搭(戶政登記+教堂/戶政登記+婚宴),當然也可以走簡潔路線,登記就好。(和台灣一樣,登記時需要兩個證人,所以四個人就是一場婚禮的最小單位啦!)
我這次參加的婚禮,是登記和婚宴的組合。當天新人們承租了一個美麗的婚宴場地,整個儀式從下午開始,首先是由受邀而來的當地戶政人員(當然在這之前,新人們必須前往當地戶政單位申請預約登記儀式的時間)所主持的登記儀式。
在台灣,大概很少人會邀請自己的朋友觀賞登記的過程:兩個人坐在戶政事務所的小格辦公桌前,簽名,然後領新身分證。不過在德國,這個過程可慎重多了;承辦人員除了各種行政工作和官方說詞以外,往往還會準備小小的講稿,也許是新人兩人的愛情故事,也許是和婚姻有關的詩句、箴言和寓言小故事。
或許是宗教因素,德國對於婚家仍有相較鄰近鄰居(荷、法)更虔誠的堅持,這點從他們對登記儀式的重視或許就可以略窺一二。
這場婚禮上負責的戶政人員準備了一段非常感人的演說,從新人兩人如何認識談起,到兩人的個性如何互補、進而扶持彼此,到婚姻中的難題與挑戰(婚姻是在兩個人之間搭一座橋),最後再以一首詩跟一個動人的小故事作結。「只有時間知道愛的真諦」她這麼說,饒是平常總覺得這些是陳腔濫調的我都忍不住眼眶泛淚。
登記儀式後,新人推出了結婚蛋糕,讓在場賓客可以一邊彼此寒暄、一邊恭喜新人、一邊墊墊自己的肚子,好讓自己手邊的氣泡酒在胃裡不至於太孤單。伴郎伴娘們也規劃了小遊戲,新人與賓客們同樂,現場氣氛從不久前的溫馨莊嚴,轉變成笑聲連連,直到晚餐時間開始。
但千萬別以為這個婚宴只包含了吃吃喝喝,在大家酒足飯飽之後,不能少的當然是音樂和舞蹈(當然還有更多的酒精),至到深夜12點鐘響,廚房會再端出「宵夜小食」,吃完這頓,賓客們陸續返家,當然也還有仍在興頭上的人們繼續聊天、喝酒、跳舞,而新人們也絕不趕人,直到凌晨三四點。
婚姻不是兩個家族的結合,是兩位新人的未來
在我的經驗裡,德國與台灣有幾點有趣的不同,例如德國婚禮經常是通宵達旦的慶祝,而不止於一頓晚餐;例如德國人並不流行給紅包,而是以禮物為主;例如音樂和舞蹈是德國婚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過,對我來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同,恐怕是父母們的角色。台灣的婚儀中有拜別、有新人致謝、有父母致詞等各種凸顯婚姻作為一種「從你(我)家到我(你)家」的家庭關係轉變的儀式,然而在德國婚禮中,卻鮮少有父母出場的時機。
不論是在登記時或是晚宴上,所傳達出來的訊息總是比較接近:「這是新人兩人決定共同建立生活而所踏出的一步」,而非「誰把誰託付給誰」的意象。當然,這並不是說德國的婚禮完全沒有家庭元素,畢竟婚約締結的影響往往可能超越兩人而延伸到彼此的家庭上,但在德國的婚儀上,我似乎看到了更多婚姻作為一種生活選擇和扶持的可能,而非單純的傳宗與接代。
我喜歡參加婚禮,但從不是為了婚禮的繁瑣儀式,甚至有時我其實更喜歡那些小小的、簡潔的儀式和程序。那些美麗的服裝、布置和食物縱然光華四射,但是其中的喜悅與緊張心情,才是讓我對婚儀感到著迷之處。對我來說,每個人都可以為了不同的原因結婚,不論是愛、生養、年齡或是金錢,更可以為了各種原因不結婚,然而偶爾在婚禮上,那個彼此對望說好、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可以從此多一些些安定踏實的時刻,我總是覺得無比珍貴。
編註1:德國雖然有天主教的傳統,但現代德國沒有所謂的特定「國教」。過去有相當濃厚的天主教傳統,但馬丁路德發動宗教革命後,新教(基督教 信義宗)的力量也成了另一個宗教傳統。詳細可參考維基百科。
圖╱感謝新人提供
推薦
單身三年的好友交到男朋友了!理由竟然是...?
分享文章
※日本・台灣・韓國總計